仙工智能是全球最大的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创始团队曾获得三届 RoboCup 机器人足球比赛世界冠军,怀揣「加速开放多元的智能文明,让智能机器人没有门槛」的使命,基于「机器人大脑」--控制系统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为客户提供机器人开发、获得、使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含控制器、软件、机器人、知识库等产品和服务。根据灼识咨询,仙工智能在 2023-2024 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全球首家规模化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全球客户 1500+,覆盖 3C、汽车、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等 20+ 行业,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 65+ 国家和地区。
企业宣传册配备实时操作系统与时间敏感网络,时钟抖动低于30μs,手眼足一体化控制。整机总自由度达40个,采用7自由度单臂设计,双臂最大短时负载25 kg。内置全量软件算法,开放软件SDK、API接口。配套完整开发工具链,客户可自主开发与落地。搭载8个环境感知传感器,端侧支持多层语义地图、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及端到端模型,具备强泛化能力,支持自然语言任务交互。轮式全向底盘,适配地面、台面取放货及上下料等多场景
查看更多配备丰富外设接口(高速网口、EtherCAT、GMSL摄像头接口等),保障数据传输,拓展视觉感知。提供软件SDK及API,助力客户开发业务层APP。支持2D/3D、VSLAM及混合导航,搭配感知设备实现多模避障。一体化控制简化架构,全套工具链含3D建图等环节,调试便捷。实时系统与时间敏感网络,同步周期250μs。多处理器异构系统搭载NVIDIA边缘AI,算力高达156TOPS,支持持续学习优化。
查看更多支持3D自主导航与遥操作,仙工智能控制器具备高精度、高安全性及AI具身智能等特点,基于Roboshop工具可快速开发部署。千万级数据强化学习算法结合运动控制技术,赋予智能化决策,适应楼梯、瓦砾等复杂地形,具备自平衡防倾能力。自研2kW/ka峰值功率密度关节系统,动力卓越,支持高负载长时任务。双CAN冗余、5路RS485及EtherCAT接口,适配多驱动器与载荷上装,满足多场景需求。
查看更多SPT-1000采用专利E型叉式结构,适配主流载具。超薄机身(150mm 高)通行灵活,融合智能叉车与潜伏顶升优势,稳定性强,应对95%+搬运场景。AI深度学习技术支持±30° 偏移校正,精准识别复杂工况。多种导航方式可选,重复定位精度±5mm。3D视觉避障响应 <0.1s,多重防护保障安全。可跨越30mm沟坎等地形,负载1000-1500kg,支持模块定制与系统集成,打造全流程智能化方案。
查看更多格林美(无锡)是新能源材料核心企业,聚焦锂电研发及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建成年处理 5 万套废旧电池的精细无损智能拆解线,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工厂。随新能源市场增长,业务扩张使传统人工管理难支撑拆解线与仓储需求,经综合评估,其与仙工智能合作,落地 27 台不同类型智能机器人,重构智能拆解与仓储管理流程。
近几年,国内多家施耐德的核心工厂陆续引入仙工智能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生产流程不断优化,效率实现成倍提升。得益于这些成功案例,美国施耐德工厂在智能物流建设的进程中,也选择了与仙工智能合作。为应对日益增长的物料搬运需求,匹配成品输出节拍,美国施耐德引入了仙工智能激光 SLAM 平衡重式智能叉车,实现了仓库成品搬运自动化,大幅减少人工搬运工作量,进一步提升了仓库转运效率。
飞利浦总部荷兰工厂原工作流程中,全部动作需要由员工完成,料架较高且具备一定重量,不仅整体工作强度较高,而且员工作业期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仙工智能激光 SLAM 小型堆高式智能叉车成功落地后,料架转运工作都可以交给智能设备完成,员工只需通过 PDA 下发任务,基于 RDS 统一资源调度系统,智能叉车可以实现自主运行、智能充电、协同作业。该方案提升了转运效率和生产安全系数。
Electrolux 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典的百年家电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Electrolux 提出了更高的生产要求,希望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与工厂现有智能设备和操作流程打通,实现三大主要生产流程自动化、无人化。仙工智能联合欧洲集成商为其打造了一套定制化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通过统一资源调度系统 RDS 协同六台智能叉车在三大运输线中有序作业,覆盖半成品到成品转运多个流程。
永发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作为惠州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企业之一,紧跟新一轮制造业的升级焕新,在工厂智能化、数字化布局上表现出色。 工厂智能化升级前期,永发电子进行了多方调研和比较,最终选择仙工智能作为智能物流合作伙伴,成功实现所有生产环节智能化,完美串联生产全流程,企业生产效率提升 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