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简称“江淮中心”)是安徽省委批准设立、省部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于2021年9月,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登记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江淮中心组建了全国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主题的院士工作站,并于2024年5月成功获批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安徽省产业创新中心两大省级科研平台。 江淮中心始终坚持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指引,以打造战略科技创新重要一极为目标,聚焦智能科技主轴主线,围绕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测评等研究领域,设立智能机器人、智能部组件、智能测评3个研究院及1个产业化转化平台,推进先进科技成果在安徽省的转化落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
企业宣传册启江灵巧触控手,采用模块化拟人设计,整只手共计20个自由度,长度仅215mm,重量约850g,操作灵活度高,指尖集成高分辨率的视触觉传感器,空间分辨率优于0.25mm,触觉力分辨率优于10mN,具备类人水平的触觉感知能力。具备超强兼容性,无缝支持主流机器人末端接口及深度相机、Senseglove NOVA2力反馈手套、Meta Quest 3、Apple Vision Pro等多类遥操作设备。
查看更多无人系统虚实结合智能性测评软件旨在基于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无人系统智能性评测,软件包括仿真与真实的虚实结合模块、真实对标测试数据库模块、智能性量化评测模块,可实现无人系统软件在环的实时测评。软件的特色在于搭建了基于Neo4j知识图谱指标推荐系统,实现基于实时虚实交互数据的在线参数寻优,具备基于任务的无人系统智能性量化评价能力
查看更多一款面向高精度空间数据采集需求设计的集成化便携式定位建图设备,一体集成激光雷达、全向鱼眼相机、高精度惯导和高性能计算单元等模块,采用先进的信息融合技术对多模态的传感器数据实时地融合与处理,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与建图。主要面向科研教育行业、工程测绘、文物保护及新兴应用四大领域,服务于高精度、高效率的三维建模与检测需求
查看更多低惯量、高敏捷、高柔顺、长续航等特点,使绳驱机器人成为人机协作、医疗康复、精细作业等安全敏感场景的理想选择。
查看更多研制CPU+GPU+FPGA的多核异构硬件系统架构,CPU承载机器人实时系统、智能计算和实时控制;GPU实现图像算法加速;FPGA承载机器人的动态可重构加速单元设计、基于独立实时核的高速总线主站协议、多传感器时钟同步等功能。硬件系统采用多板层叠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案,保证系统高算力、高带宽、低时延、高集成、可扩展。
查看更多"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是一种基于谐波传动原理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传动装置,其核心部件为谐波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精度高、零背隙等特点,能够满足高精度的运动控制需求。 应用领域:机械臂、人形机器人上肢等需要精密操作的场景"
查看更多"直接产生线性运动,避免连杆传动,简化了传动链,安装维护方便;传动的位置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高,电机往复旋转的空程对精度影响小;轴向负载变形小,轴向尺寸稳定性好;执行动作与人类肢体肌肉收缩状态近似,仿生设计优势明显。
查看更多"行星齿轮减速器关节模组是一种采用单级/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等特点,能够满足高扭矩、抗冲击的运动控制需求。 应用领域:四足、六足以及人形机器人下肢等受强烈冲击载荷场景。"
查看更多启江人形机器人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主研发,身高约1.8米,体重约60公斤,全身配置38个主动自由度,具备智能决策、鲁棒运动与灵活操控等类人核心能力。研发团队已经构建了“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强健肢体-智能测评”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体系,启江人形机器人正在融入家庭服务、工业生产等应用场景,在日常家务、养老助残、智能装配、高危作业等任务中展现出显著应用价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