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世界机器人博览会 杭州具微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配送

案例详情

  1. 地形适应与负载能力

    • 最大站立负载 100kg,持续行走负载 50kg,可同时承载多品类货物(如生鲜箱、医药冷链包),单次配送量相当于 2-3 名配送员的负载量。

    • DynaCore 衡枢运动系统支持攀爬 25cm 台阶、穿越 45° 斜坡,可轻松进入无电梯老旧小区、园区台阶路段,突破传统配送车辆的地形限制。

  2. 智能导航与无接触交付

    • NeuroFuse 灵枢多模态感知系统通过 2 颗车规级激光雷达与 4 颗广角摄像头,实时构建三维环境地图,在复杂社区中自主避障,实现 “门到门” 精准导航,配送路径规划效率提升 50%。

    • 机身配备翻盖隐藏式快捷接口,可外接智能货箱模块,支持用户通过 APP 扫码开箱取货,全程无接触配送,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3. 续航与电力管理

    • 搭载 3.5/4.5kWh 三元 / 固态锂电池,模块化快换架构支持热插拔换电,单次续航可达 12 小时,满足日均 50 单以上的配送需求。

    • 支持 AC220V/12V DC 双模式电力输出,可为冷链货箱的温控系统供电,确保生鲜、疫苗等特殊货物在配送过程中的环境稳定性。

三、典型物流配送场景应用流程

  1. 订单接收与准备

    • 配送平台将订单信息同步至机器人管理系统,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线,根据货物重量、体积推荐负载方案(如是否需外挂扩展货箱)。

    • 机器人从配送站出发前,系统自动检测电池状态,不足时触发热插拔换电,确保续航充足。

  2. 配送执行阶段

    • 社区配送:在某大型社区实测中,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避开行人、宠物及障碍物,沿人行道自主行走,遇台阶时自动调整步态攀爬,到达收货点后通过 APP 通知用户取货,单趟配送耗时较人工减少 30%。

    • 园区配送:在高校、工业园区等场景中,机器人按预设路线穿梭于楼宇之间,通过超声波雷达与广角摄像头实现 360° 环境监测,避免碰撞行人或车辆,配送准确率达 99.8%。

  3. 无接触交付与数据回传

    • 智能货箱支持密码、扫码双重开启方式,用户取货后,机器人自动记录交付时间与状态,数据实时回传至物流管理平台,实现配送全流程可追溯。

    • 遇到用户不在家的情况,机器人可将货物暂存至社区智能柜,或在安全区域等待用户二次预约,提升配送灵活性。